.

  当前位置:广东本色>> 新闻动态>>>>


青海湖,打造一个叫得响 立得住走得远的青海品牌


2003年,一家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企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诞生。

此时,企业董事长赵礼刚刚经历了一场转型。经营砖厂、加工建材多年的他,看到了企业发展的短板,打算另辟蹊径,再闯出一条大道。而当地丰富的牦牛资源让他看到了新的商机。2003年7月,注册资金4570万元人民币的青海雪峰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,注册商标“青海湖”。

起步似乎顺理成章般的自然。一边是环湖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,一边是高原蓝宝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即便只有一间400平方米左右的生产车间和一条百利包生产线,面对几乎空白的市场,这款印有“青海湖”字样的牛奶百利包一经上市,就获得了巨大成功。

“当年市场上乳制品短缺,特别是这种小包装的牛奶,大家都觉得新鲜,所以我们的产品完全是供不应求,生产多少卖多少。逢年过节,更是一包难求。”老员工至今还记得,企业门口的货车排起的长龙。

销售的火爆并不能掩盖企业转型带来的“阵痛”。除了相关经验缺乏,企业受制于设备落后等客观因素,产品频频出现涨包坏包,退换货的压力让本就吃紧的生产线更加紧张。

为了让“青海湖”“叫得响”,2005年,企业进行升级。替换了原有的杀菌、灌装设备后,彻底解决了产品涨包坏包的问题,一天的营业额达到5万元。接下来的三年,对于雪峰乳业来说是顺利的,随着产品销路越来越广,“青海湖”这个商标也变得家喻户晓,在2008年被评为“青海省著名商标”。

2008年,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对乳制品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,一系列知名企业受到牵制。事发之前,三鹿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,品牌价值达149.07亿元。顷刻间倒塌的三鹿给包括雪峰在内的乳制品企业上了严肃的一课。

“如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,品牌做得再大,也终有垮掉的一天。”意识到这一点后,企业开始再次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,确保产品质量。2010年,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,雪峰重新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证。行业重新洗牌后,企业一鼓作气,抢抓机遇,“青海湖”逐渐走进西北市场。

“2010到2015年,应该是我们企业发展的瓶颈期。一来自身产品一直没有取得突破,二来圣湖、小西牛、天露等企业都已经开始发展壮大,占领市场。我们每年的销售额都在5千万元左右来回徘徊,上不去。”对于这段时期,技术总监麻利直言不讳。

“利润只有10%左右。有些时候是赔本赚吆喝,难受。”

的确,虽然此时的“青海湖”已经小有名气,但产品还是以纯奶为主。

“前期我们也做酸奶,可路程远,产品运输到西宁,不仅口感发生变化,运输成本也不是个小数字。相比西宁的那几家企业,酸奶方面我们不占优势。”

逆水行舟不进则退。

2015年,乳制品行业逐渐复苏,与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越来越严的要求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寻求突破的赵礼通过多次的考察观摩,决定再次“捡起”酸奶生产。近一年时间的技术创新和对设备的反复改造,在经过无数次试验后,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2016年,青海湖“酸奶吧”横空出世。红蓝相间的色彩搭配,三角形的包装设计……无论是新颖的外观还是独特的口感,都让它一下子成为市场“爆款”。这一年,企业销售额猛增到1.3亿元,其中,仅“酸奶吧”这一款产品的销售额就占到六成,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。

不难发现,除了保证品质,创新对于“青海湖”这个品牌来说至关重要,这也让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。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,企业每年的科研投入占销售额的13%。2017年,投资2600万元的省牦牛奶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开始打造,“青海湖”想要成为“中国特色乳制品第一品牌”的野心由此可见一斑。

“当然,想要走得远,还得不断发展、扩大市场,从青海走向全国。”麻利告诉记者,为进一步发展牦牛乳特色产业,提高竞争力,2014年,总投资2.2亿元,年产3.8万吨牦牛乳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动工建设。投产后,企业拥有牦牛乳粉乳、灭菌乳、发酵乳、乳饮料等乳制品生产线11条,日处理生鲜乳规模1000吨,年加工生产能力3.8万吨乳制品。产品包括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。

如今,作为国内规模较大、加工品种最为齐全的牦牛奶制品生产加工基地之一, 青海湖乳制品在本省及周边省份市场占有率达40%。同时,产品还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等地。

“早在2000年,就有人想拿2千万元买‘青海湖’这个商标,如今,它的价值评估为5亿元。”在麻利看来,就如同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,青海湖品牌的打造任重道远,品质、创新等要素缺一不可。

千帆竞渡,百舸争流。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

“同质化产品越多,就越要注重品牌建设,这样才能从行业的众多产品品牌中脱颖而出。”麻利说。

原作者:

来 源:

青海日报19-5-30

共有164位读者阅读过此文

 


 
  
.